ENGLISH | 中文版

24小时销售热线
15522114383
 
德克玛参加第十八届山东农药信息交流会
> 新 产 品
> 颜料色浆
> 颜料色粉
> 粉态染料
> 液态染料
技术中心 > 颜料 > 详细信息
有机颜料的粒径控制
        有机颜料是不溶于水、难溶于各种应用介质中的着色剂其应用状态可以是干粉也可以是湿滤饼或色母粒等颜料制备剂的形式。其中大多是以干粉状态进行着色的。其结晶状态、颗粒度及颗粒表面性质不同在应用中会出现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色相、分散性、着色力、透明度、流动性等的差异。近年来随着新应用技术的发展对有机颜料的粒径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保证各项性能的同时控制颜料的粒径达到应用要求是目前的一项课题。
 
1.有机颜料粒径与性能的关系
有机颜料的颗粒形成是由初生态粒子到结晶体到聚集体再到凝聚体。通常将微晶、晶体及聚集体称为初级粒子,而将凝聚体及絮凝体称作二次粒子。理想的颜料粉末分散体在分散介质中可以完全地被分离成初级粒子。应用上是将颜料凝聚体分散开,以聚集体形式应用。因此聚集体是在颜料应用中通过适当粉碎而通常达到的最小颗粒度。这里所讨论的有机颜料的粒径是指颜料的聚集体。对于特定的颜料化合物,其应用性能是随其粒径大小、表面处理特性而有一定变化的。
 
例如 C.I.颜料黄83具有两个商品牌号,分别为 HR HR02,其比表面积测定分别为 22 m2/g73 m2/g,表现为前者遮盖力强,而后者相对透明度高。
 
2.有机颜料的粒径控制
有机颜料粒径的控制方法有多种。可以在合成过程中进行控制,也可以在颜料化过程中控制,还可以在商品化加工中进行控制,针对颜料的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2.1 合成过程中的粒径控制
    有机颜料的结晶形成是由初生态粒子开始的。颜料化合物的合成过程是其初生态粒子形成的过程。对此步骤进行人为控制,可以改变颜料的粒径。
 
2.1.1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在水性介质中进行化合物合成的有机颜料,由于该化合物不溶于水,因此在合成过程中反应组分的亲水性对颜料初生态粒子的影响较大。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改变颜料的 HLB值,从而使颜料的初生态粒子受到控制。如C.I.颜料红 2的合成。在已溶解好的色酚中加入少量太古油进行偶合,加入后颜料的初生态粒子增大,所得颜料遮盖力更强,饱满度高,应用性能更好。对一些易于聚集的杂环颜料,其合成介质是在非水相中进行的,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对颜料的结晶和粒子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如: C.I.颜料红177 的合成是在硫酸中进行的,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析出时可得到更加均匀细小的粒子并且颜料粒子更加柔软。
 
2.1.2 反应条件的控制
    温度、酸碱度、浴比及加料方式对颜料的粒子都有影响。可以通过调整上述反应条件而达到调整颜料粒径的目的。如 JP 2004137487 介绍,采用高pH颜料化条件处理 C.I.颜料红 185,可以得到晶体平均长宽比为12.287 的颜料颗粒。
    C.I.颜料紫 19,在多聚磷酸中闭环,控制不同的酸浓度, 所得颜料颗粒大小不同, 表现为透明度差异较大。C.I.颜料黄 194,通过调整反应条件, 控制偶合组分的析出状态,而制备出粒径更大、遮盖力更强的商品颜料。C.I.颜料红 177,通过控制酸析条件,从而控制粒径, 得到更加透明、着色力更高的颜料。
 
2.2 颜料化过程中的粒径控制
颜料化的过程是结晶完善的过程, 也是粒子增长的过程, 控制颜料化条件, 可以得到不同的颜料粒度。
C.I.颜料蓝 60在采用酸溶法颜料化进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控制酸析温度,可以得到非常细小的结晶颗粒,透明度更高,色光偏绿。同样对于C.I.颜料蓝 60,按照 Ger.2854190 介绍,采用先还原后氧化的颜料化工艺, 所得颜料的 80 % 的颜料粒径< 0.5 μm
 
3 结束语
有机颜料的粒径控制方法很多,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所讨论的只是颜料化合物自身的颗粒大小,并非完全是应用中所表现的颗粒度。作为商品颜料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的颗粒大小并不是完全取决于颜料化合物自身的粒径,而是与其表面性质有更大的关系。很好的商品化加工,赋予颜料表面更好的润湿性、分散性及与应用介质的相溶性,才能保证颜料在应用介质中有最完美真实的表现。
 返回上一页

津ICP备20001669号-2